梅州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形成了高位推动,稳妥推进的态势。但是,当前梅州林改工作仍然面临着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的形势。如何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林改工作,确保实现年底前完成林改主体任务的目标,日前,梅州市林业局提出,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充实林改力量,确保林改工作质量,加快推进林改工作。
94%完成一榜公示工作
梅州各级高度重视林改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多场会议部署林改工作,建立了市领导挂县联系制度,每个县(市、区)都分别安排两名市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并把林改工作纳入2010年和2011年市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市林改办分别组织8个指导组和督查组,加强对各县(市、区)的业务督查指导。还建立奖励制度,对提前完成任务的县(市、区)、镇、村给予资金奖励。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了宣传工作。
林改工作自启动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已有28199个村委、村民小组基本完成了调查摸底(第一榜)公示,涉及林地面积1779万多亩。票决通过林改方案的村、组26436个,涉及面积1681万多亩,占93.7%;完成外业勘界、实地勾绘的村、组20643个,涉及面积1332万多亩,占74.3%;完成林权登记(第二榜)公示的村、组17860个,涉及面积1124万多亩,占62.7%。
部分地方存在畏难情绪
日前,梅州市林业局对各个地区进行林改督查,从督查的情况来看,目前也仍然存在一些阻碍林改工作推进的问题,主要有:部分镇村干部对林改工作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存在观望、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外业勘界、绘制图表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多,林权纠纷大幅上升。原有山林契证存在错登、漏登、重登、一山多证、证山不符、界址不清、面积不准确和档案遗失、损坏、纂改、空白证流失等现象,加上林权流转过程中合同不完善问题比较普遍,引发大量林权纠纷,成为阻碍林改工作推进的一大因素。自开展林改以来,全市已调处林权纠纷290多宗,但尚有663宗未调处。随着勘界、确权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预计纠纷将进一步增多。个别地方林改工作存在领会政策不透彻、把握政策有偏差、程序不够规范等。此外一些地方部分群众对林改政策认识不足,参与林改的热情不够高。山区外出人员多,无法及时回乡参加票决、外业勘界工作,影响林改进度。
强化领导 充实力量
首先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要坚持一把手抓林改,严格按照林改《责任书》,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加强督查和考核,严格奖惩。市林改办将继续坚持每月两督查制度,根据督查情况对各县(市、区)进行排名、通报。要增派人员进一步充实林改力量,并以外聘专业人员等形式,努力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落实资金。各县(市、区)要将林改经费大部分拨付到镇村,并对林改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管,保障林改顺利进行。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林改社会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林改政策。
推进林改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进度与质量关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确保林改工作质量,切实维护林区稳定。各地在林改中要确保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操作办法开展工作,做到操作规范,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档案完整,防止片面追求进度,忽视工作质量。加强历史遗留问题的调处是当前推进林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地要加强调处机构的建设 ,抽调综治、法制办等的骨干力量充实调处队伍,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尚未设立林权争议调处专职机构的县(市、区),要及时设立。 附件:
94%完成一榜公示工作
梅州各级高度重视林改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多场会议部署林改工作,建立了市领导挂县联系制度,每个县(市、区)都分别安排两名市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并把林改工作纳入2010年和2011年市对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市林改办分别组织8个指导组和督查组,加强对各县(市、区)的业务督查指导。还建立奖励制度,对提前完成任务的县(市、区)、镇、村给予资金奖励。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了宣传工作。
林改工作自启动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已有28199个村委、村民小组基本完成了调查摸底(第一榜)公示,涉及林地面积1779万多亩。票决通过林改方案的村、组26436个,涉及面积1681万多亩,占93.7%;完成外业勘界、实地勾绘的村、组20643个,涉及面积1332万多亩,占74.3%;完成林权登记(第二榜)公示的村、组17860个,涉及面积1124万多亩,占62.7%。
部分地方存在畏难情绪
日前,梅州市林业局对各个地区进行林改督查,从督查的情况来看,目前也仍然存在一些阻碍林改工作推进的问题,主要有:部分镇村干部对林改工作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存在观望、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外业勘界、绘制图表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多,林权纠纷大幅上升。原有山林契证存在错登、漏登、重登、一山多证、证山不符、界址不清、面积不准确和档案遗失、损坏、纂改、空白证流失等现象,加上林权流转过程中合同不完善问题比较普遍,引发大量林权纠纷,成为阻碍林改工作推进的一大因素。自开展林改以来,全市已调处林权纠纷290多宗,但尚有663宗未调处。随着勘界、确权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预计纠纷将进一步增多。个别地方林改工作存在领会政策不透彻、把握政策有偏差、程序不够规范等。此外一些地方部分群众对林改政策认识不足,参与林改的热情不够高。山区外出人员多,无法及时回乡参加票决、外业勘界工作,影响林改进度。
强化领导 充实力量
首先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要坚持一把手抓林改,严格按照林改《责任书》,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加强督查和考核,严格奖惩。市林改办将继续坚持每月两督查制度,根据督查情况对各县(市、区)进行排名、通报。要增派人员进一步充实林改力量,并以外聘专业人员等形式,努力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落实资金。各县(市、区)要将林改经费大部分拨付到镇村,并对林改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管,保障林改顺利进行。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林改社会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林改政策。
推进林改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进度与质量关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确保林改工作质量,切实维护林区稳定。各地在林改中要确保准确把握政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操作办法开展工作,做到操作规范,程序合法,手续完备,档案完整,防止片面追求进度,忽视工作质量。加强历史遗留问题的调处是当前推进林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地要加强调处机构的建设 ,抽调综治、法制办等的骨干力量充实调处队伍,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尚未设立林权争议调处专职机构的县(市、区),要及时设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