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部署,韶关市林业建设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目前,韶关市森林覆盖率已从2008年灾后的64.6%上升到66.8%,林木绿化率为69.4%,活立木总蓄积量6512.5万立方米。今年5月,省政府组织专家组对韶关2009年度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韶关得分99分,名列全省第三名,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完成造林作业面积38.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74万亩,迹地更新20.4万亩,低产林改造6.46万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总人数达143.86万人次,植树575.46万株。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新建珍贵乡土阔叶树种造林示范点16个,示范总面积10238亩。完成203个自然村的“万村绿”示范点建设任务。已规划生态公益林663.15万亩,各级自然保护区22个,有6个县(市、区)、44个乡(镇)被省政府和市政府分别授予“林业生态县”、“森林生态示范镇”称号。
继续加大市区“三山”绿化建设。完成“三山”72公里生物防火林带补植工作。在芙蓉山新建1000亩优良乡土阔叶树基地和100亩红花良种油茶种植示范点。沿环山公路两旁新种植了6公里长的樟树、榕树、火力楠、楝叶吴茱萸等珍贵乡土树种。
强化资源管护。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制度,落实“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完善木材采伐证、运输证的申领和签发管理。认真做好征占用林地审核工作,切实保护林地资源。加强生物病虫害预防和除治工作,松材线虫病疫点发生面积比去年秋季普查下降了50.1%。积极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护林行动,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深入开展创建“无山火镇、村”活动。全市建成生物防火工程造林点64个,面积达17518亩。继圆满完成安装丹霞山森林防火数字化监控系统后,上半年建成了市区“三山”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测系统,监控城区林地面积达85%。9月份完成了森林防火视频会议系统安装,实现了与省森林防火指挥部信号联通。(韶关办公室)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