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一直以来对深圳自然保护区渴求的呼唤,据悉,明年初,深圳将开建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后年开建田头山、铁岗—石岩湿地两个自然保护区,2015年三个保护区基本建成,使全市的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提升到12%,与全国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接近。
规划:4年建成三大保护区
据介绍,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包括排牙山、笔架山山体林地、葵涌坝光银叶树红树林湿地、南澳街道东涌红树林湿地、西涌香蒲桃林等,是我市生态资源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总投资约5亿元,2012年开工建设,2015年初步建成;
田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坪山新区,包括田心村、田头村、石井村、南布村、江岭村、金龟村等自然山体,总投资1.8亿元。计划2013年开工建设;
铁岗-石岩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西部,总投资2亿元,拟建设成为内陆水库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计划2013年开工建设。
晒宝:银叶树小灵猫藏身
在林业部门厚厚的档案资料中,记者找到三处待建保护区的珍稀植物信息。深圳的生态学博士昝启杰告诉记者,拟规划的大鹏半岛和田头山自然保护区,保存有较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其它多种植被类型。此外,田头山的南亚热带沟谷阔叶林的植被很有特色,由于环境湿润,许多腐生植物和兰科植物分布于该类型植被中,甚至群落中茎花现象、绞杀现象以及附生植物等雨林景观明显,具有高观赏保护价值。
“包括雀鹰、小灵猫、褐翅鸦鹃在内,仅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就分布有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分别为1种和25种,省级保护动物14种。”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庄平弟科长强调,多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在多建设动植物“避难所”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因此,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对于深圳市,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较重要的科研与保护价值。
现状:生态环境缺乏保护
大鹏南澳街道居民风闻深圳建设保护区的决定,倍感欣慰。“每到节假日,这边的海滩山林就人满为患,要发展旅游业,前提还是要保护好原生态环境。”南澳街道老居民曾大爷告诉记者,由于缺乏管理,大鹏周边的海滩和山上林地污染明显,以往经常出现的鸟类和小动物现在很难看到,希望保护区建成后,可以好好为后代子孙保留这笔生态财富。
记者观察
保护生态资源迫在眉睫
1984年,深圳建立广东内伶仃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至今27年,再未增加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
可以说,深圳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和管理现状同深圳本土拥有的生物多样性及各类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相比,远不相适应。
市政工程建设不断侵占着生态控制线内的森林资源——南坪快速干线通过了塘朗山仙湖苏铁保护核心区,导致仙湖苏铁被迫迁移;龙岗区精细化工园区的建设,也将影响该区域生长了500多年的古银叶树群落生存环境。
近年,深圳在生态建设工程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重点生态区、重点珍稀物种分布区、鸟类栖息地保护力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郊野公园在生态建设中,处理保护与利用尺度和标准不清晰,法规不健全,生态保护力度不够,导致珍稀濒危物种遭受一定破坏。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针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或脆弱性的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建立,因此,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抢救急需保护和优先保护的生态资源可谓迫在眉睫。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