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莞市林业局组织检查组到各有关镇街、国营林场开展检查2011年水源涵养林改造工作情况。2011年全市共完成水源涵养林改造22479亩,占计划任务(22479亩)的100%,其中大苗造林9501亩,中苗造林12594亩,小苗造林384亩。全市共种植乡土阔叶树苗158.2万株。经抽样调查,全市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株行距基本达到大苗和中苗70株/亩、小苗90株/亩的要求,小苗平均高度达到0.5米以上,中苗平均高度达到1米以上,大苗平均高度达到2米以上,均达到设计要求,造林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
今年造林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一、未雨绸缪做好备耕和种植工作。今年春季雨水较少,但是,各地能够主动做好备耕和育苗工作,等待雨水到来后,集中人力物力突击开展种植工作。全市基本上在5月30日前完成种植工作。二、继续推广乡土阔叶树。今年,全市造林共使用乡土阔叶树苗158.2万株。个别镇街采用高规格(胸径达8厘米)的阔叶树苗木进行造林,造林成效比较明显。三、加大了莞香树的推广力度。全市共种植莞香林2190亩,一些镇和林场还按一定比例(每亩5-10株不等)零星种植莞香,莞香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增加。四、继续实施残次果林改造。今年,全市残次果林改造面积达6000亩,主要分布在同沙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源周边。五、加大了间伐造林的力度。今年,采用间伐方式进行造林的面积达8815亩,间伐强度普遍为50-60%。通过间伐,大大增加了透光度,改善了幼林的生长环境,造林效果比不间伐的明显要好。(莞林)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