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韶关市造林绿化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战略部署,积极推进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珠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完成造林作业面积36.7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05.5%,其中人工造林18.47万亩,迹地更新16.96万亩,低产林改造1.27万亩,完成“万村绿”示范点建设206个。主要做法:
一是高位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市、县(市、区)均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作为林业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林业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各有关单位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落实资金,解决建设用地,顺利完成了136公里生态景观林带年度建设任务。
二是全面规划春季造林项目。认真做好造林备耕和设计工作,结合开展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和珠江防护林等中央和省重点工程,科学规划荒山造林、迹地更新、非公造林和村庄绿化,把省下达的34.8万亩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
三是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3月义务植树活动月为契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领下,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校师生、社会团体、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市146.1万市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608.8万株,人均尽责率达85.59%。
四是科学调配造林苗木。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和年度种植计划,未雨绸缪,做好苗木培育和调配工作。全市大田育苗1729亩、近7000万株,容器育苗680亩、约2000万株。合理调配120万株生态功能稳定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作为景观林带建设用苗;有些地方还从外地购进高规格优质景观树种,实现当年造林当年见效。
五是抢抓造林时机。市林业局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上山植树,及早拉开春季造林序幕。各级政府为加快造林工作进度,不误林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优化招投标程序,开展竞争性招标,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赢得了造林季节的黄金时间。
六是保证造林质量。坚持质为先的造林原则。市林业局成立六个造林工作检查组,分赴各县(市、区),与当地林业技术人员一道,深入山头地块,为林农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严格按造林作业设计施工,把好每一道工序质量关。同时在全市积极开展造林“回头看”活动,对成活无望的弱苗或死苗及时补植,确保造林成效。(营林科 黄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