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龙门县获悉,《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给龙门县发展带来机遇,也让龙门人更加认识到生态环境是龙门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龙门的生命线。龙门一直不遗余力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县域整体纳入生态经济建设。2011年,龙门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县工作,力争2014年创建成功。
密溪林场打造林业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龙门县北部山区,有一块群山滴翠、绿海飘香、空气润泽的土地,似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蓝田以西、地派以北,她就是美丽如画的密溪林场。盛夏时节,置身密溪林场,让人心旷神怡。
密溪林场是龙门县目前唯一的县直国营林场。然而,以前由于过度砍伐,导致林木、林地资源迅速消耗。“当生存环境失去绿色时,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龙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敲响警钟。随后,龙门县政府出台文件,加强源头管理,坚持限额采伐,铁腕保护林木资源。同时,通过严管公益林、放活商品林、加强低产林改造等举措,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使农民在养山管林中得到实惠,最大限度地激发造林护林热情。
“龙门是珠三角生态花园,密溪林场就是生态花园中的一颗明珠。密溪林场要建设成林业生态经济示范区。”龙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去年12月率队到密溪林场调研时提出。对于密溪林场今后的发展,许志晖提出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认真研究林场生态功能价值、旅游景观价值和林间经济价值,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努力把密溪林场打造成集高端生态体验、旅游度假、休闲养生、运动健身、特色种养等于一体的林业生态经济示范区。
省市县三级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150万亩
龙门坚持生态化发展,制订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对全县12个乡镇的发展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把南昆山、麻榨、永汉、龙华、龙城、龙田、龙潭、地派、蓝田、密溪等10个乡镇(区场)划为生态发展区,引导一切生产、生活和建设按照生态功能的要求进行。
林业生态是龙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十三届第47次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龙门县市县级生态公益林界定工作实施方案》,在现有的62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和26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增加市级生态公益林32万亩,同时,参照省、市级生态公益林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抓紧建设30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使省、市、县三级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到150万亩。通过采用封育和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森林整体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
此外,该县还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和“千村家园绿化”等活动,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推进国土绿化美化生态化,建设绿色龙门。据统计,2010年以来,龙门县共完成造林作业5万亩,育苗1580万株;参加义务植树57.7万人次,义务植树225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