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韶关市委“绿色发展”战略和市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封山育林工作的议案的决议》,加快绿色转型,实现振兴发展,市政府于近日正式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全市封山育林工作议案的实施方案》,拟从今年开始到2016年,通过5年的封山育林,完成封育面积1200万亩,将全市的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72.5%提高到74%以上,森林蓄积量从现在的7157万立方米增加到8529万立方米,全面优化我市森林生态环境。
我市是国家重点林区,广东的林业大市,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生态发展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发展工作对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新一轮封山育林工程不仅是实现“粤北山区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而且是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具体行动。
据了解,本次封山育林包括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石漠化地区,公路两旁和江河两岸,城镇周边的第一重山,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区、人工造林难度大的林地以及两年以上荒芜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无林地等,其中全封796万亩,半封316万亩,轮封88万亩。此外,我市还将大力实施碳汇工程造林,全面完成47.5万亩宜林荒山造林任务,及时完成各类迹地更新,完成51.52万亩纯松林、纯桉林、低效(产)残次林的套种补植和更新改造,加强新造林抚育,逐步建成多树种、多层次的复层异龄林,形成结构稳定、功能强大、效益明显的森林植被体系。
实施方案明确了封育规划、资源管护、促进育林等具体措施,落实了封育资金保障,建立健全了考核机制,并成立了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联动,通过完善封育规划、制定村规民约、签订管护责任书、设立封育设施、加强森林管护、促进人工育林、打造封育亮点等措施,确保全市封山育林“封得住、育得好,有收入、见成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