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建设约330平方公里的中央生态休闲区
自2013年至2017年,。届时,中央休闲区将拥有大面积、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并且具备较强的降低城市污染、增加负离子、适合养生的功能。
记者从东莞市林业部门了解到,中央生态休闲区景观绿化建设规划方案通过了省专家的评审。今后东莞市将建8种色彩斑斓的森林景象,分别是乡土阔叶林、民俗文化林、卫生保健林等。
休闲区将补种百万株好树种
中央生态休闲区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期限为5年,从2013~2017年,分期分片逐步实施。
这次中央生态休闲区生态景观改造,需要补种大量的常绿、长寿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预计需补种100多万株优良树木。其中,以乡土阔叶林为主。
树木大部分由东莞本土供应,用公开招投标的方法挑选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的费用约1.3亿元。
该项目属社会公益,全部由市政府投资建设。
5年后现色彩斑斓“森林景象”
除了补种优良树种外,还将淘汰老化、患病、生态效果不强的原有树种。
同时,为了提高美观效果,适量引进观花、观型树种和色叶树种。
根据相关方案,休闲区所栽树木,5年间平均高度可达6-7米。种植规格较大的观花树木,经过3-5年的生长恢复就可以开花,达到预期效果。
景观布局:8个森林景象
乡土阔叶林:以乡土阔叶林树种为主,适量配置观花赏叶的外来景观树种,构建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树种选择包括中华楠、浙江润楠、樟树、阴香等。主要分布在黄旗-同沙-水濂生态核心区。
民俗文化林:以民俗植物为主,适量配置观赏性强的景观树种,构建本地阔叶混交林。树种选择包括东莞现存的“风水林”和古树名木中常见的树种,如小叶榕、苹婆等。主要分布在莞城片区。
卫生保健林:以对毒气抗性强、杀菌力强和吸尘能力强的树种为主,适量配置观赏性强的其他景观树种,构建养生型阔叶混交林。树种选择包括吸尘能力强的构树、红叶李、樟树等。主要分布在东城片区。
五彩景观林:以观花树种、观形树种、色叶树种为主,乔、灌木相互配置,营造色彩斑斓、季相变化明显的阔叶混交林。树种选择包括火焰木、千年桐、凤凰木等。
香树奇观林:选择枝叶、花朵、果实、种子或木材含有丰富的香气成分,可将其提取制作精油应用于食品加工、日化、医药、化妆品、香料等各个方面的树种,适量配置其他常绿树种、观花树种和色叶树种,营造以芳香树种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树种选择包括东莞地区野生分布的水翁、土沉香、樟树等。主要分布在寮步片区。
湿地景观林:沿水库、鱼塘等水体的水岸线,种植3-6排耐水湿的乔木,构建一条10—20米宽的水岸湿地景观长廊。树种选择包括澳洲白千层、落羽杉、池杉等,主要分布在同沙水库和佛岭水库。
林荫景观带:利用树形高大、树冠开展、枝叶浓密的乔木树种,营造林荫景观带,实现“道路林荫化”。树种选择包括秋枫、人面子、樟树等。分布在同沙生态公园及佛岭水库。
主题景观林:选择条件好的小山丘,进行林相改造,构建珍稀树木园、药用树木园、樱花园、红叶园、蓝花园、玉兰园、茶花园、丛林沟谷植物园、热带植物园、藤蔓景观林等科学性、艺术性、独特性三者统一的主题景观园区。树种选择:珍稀濒危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分布在黄旗公园、同沙生态公园和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