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来帮你把树苗扛到山坡上去!”“亲,麻烦把锄头递给我。”昨日,雨后的市区红花湖景区春意盎然,清新如洗,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惠州日报》、《东江时报》、今日惠州网的50名读者、网友相聚在一起,携手为惠州植绿添彩。
当天,惠州森林公园绿地树木认种认养活动在市区红花湖景区启动。红花湖绿道16~17公里之间的一块山坡同时开辟了《惠州日报》读者林、《东江时报》读者林、今日惠州网网友林。由于连日下雨,植树点比较湿滑,读者、网友们你帮我,我扶你,种下了共计70棵心愿树、健康树、快乐树、幸福树、成长树、友谊树。
种下一棵树多一份美好回忆
“读者林寄托了大家美好的愿望,每次的种树现场都很温馨热闹。”来自江西的魏星夫妇已是第二次参加《惠州日报》读者林的植树活动了。2007年,魏星夫妇就带着全家老小到位于市区下角丰山路古榕山惠州市东江树木科技示范园的《惠州日报》读者林,为父母种下了一棵“长青树”,“虽然现在父亲已经不在了,但我们每年都会给那棵树除除草、浇浇水,因为它代表一段美好的回忆。”
魏星告诉记者,这一次他们夫妇一口气种了3棵树,分别取名叫 “长健树”、“长乐树”、“长寿树”,寓意一家人健康长寿,欢乐常伴。魏星夫妇告诉记者,他们这次认捐的三棵香樟是自己老家江西省的省树。
5岁女孩和家人共植快乐树
5岁的小冬妮是当日年龄最小的植树者。她刚听幼儿园老师讲了植树这一课,昨日特地请假和爸爸、奶奶来参加活动。别看她年纪小,种起树来可不含糊,填土、踩土、浇水,小冬妮都一直跟在爸爸身边学,学得有模有样。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父亲孙先生给这棵树取名“快乐树”。他希望这棵小树能伴随女儿一起快乐成长,等到小树长得枝繁叶茂,女儿冬妮也长大了,就像这树一样漂亮,结实。“植树活动既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又能让孩子受教育,希望《惠州日报》今后能多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孙先生说。
今年68岁的黄伟东是一名有47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惠州日报》的忠实读者。活动现场,黄伟东是年龄最大的植树者。黄伟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样说的,“《惠州日报》读者林的种植活动这么有意义,前几次我有事错过了,这次我一定要亲力亲为。”
80后女志愿者植树现场交朋友
活动中,一位穿着时尚的80后女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她叫李慧,安徽人,是仲恺高新区外来工志愿者服务队的一位志愿者,半年前才来到惠州工作。“惠州空气好,环境好,我太喜欢这座城市了。”李慧说,她已经把惠州当作自己的第二家乡,也喜欢通过《惠州日报》了解惠州。当天,她和在现场认识的一位本地读者一起种下了一棵树,记录她与惠州的情缘。
当天,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给植树现场带来了欢声笑语。惠州学院政法系大一学生施晓莉和室友一起种下了一棵友谊树,还别出心裁地用丝带为小树系了个蝴蝶结。几个姑娘虽然弄得满身泥土,却感到很开心。
东江义工队种下惠报成长树
“再多培点土,加油,搞定。”东江义工队的网友“加加”在为队友加油鼓劲。当大家合力种完树后,他们高兴地击掌庆祝。“今天我们种了2棵树,一棵取名东江义工成长树,另一棵叫惠报成长树。”网友“沉浮”表示,为感谢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长期对志愿者的关注和支持,他们特意种下了这2棵“成长树”,祝福惠州报业越来越兴旺,东江义工队伍越来越壮大。 本报记者周 觅 谢佳洛
相 关 链 接
惠州日报读者林曾获国家表彰
早在2006年,市绿委、惠州日报社、市林业局、市林科所等在市东江树木科技示范园内联合开展了捐种“《惠州日报》读者林”活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重大决策。该公益植树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响应,当年4月23日,400多名《惠州日报》读者捐种了300多棵珍稀树木;2007年3月又种下600多棵,之后几年又陆陆续续种下几百棵树。
因为积极向全社会发出建设绿色生态的倡议,并组织数百名读者在东江畔捐种了《惠州日报》读者林,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惠州日报社作为全国惟一一家新闻媒体单位,获得了“2007年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