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出:启动惠州市植物园建设。记者从惠州市林业局获悉,市植物园定址市区下角,建设面积约1000亩,共分两期进行,一期总面积约700亩,位于三环西路以东至惠城区委党校,计划今年内开工建设。
建筑风格融入东坡文化
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植物园东临西湖鳄湖景区,西接惠州火车西站片区,位于丰山路以南、京九铁路以东的古榕山、紫薇山周边山林,预计建设面积约1000亩。
该负责人介绍,市植物园建设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总面积约700亩,位于三环西路以东至惠城区委党校,计划年内启动建设,按规划一期建设主要包括植物园门楼、围墙、园区道路、公园管理用房、展览温室、新建水景、土方工程、品种植物引进等。按初步规划,市植物园建设第一期计划明年完成,2015年有望完成市植物园全园建设。目前,总体项目规划方案正在细节调整当中,详细启动日期仍未确定。
该负责人说,惠州市植物园的规划建设吸收了广州华南植物园以及深圳仙湖植物园的一些成功经验,并注入我市特有的东坡文化和客家文化。这些文化理念主要体现在园区建筑方面,如热带植物展示区(展览温室),融入了客家围屋的建筑艺术。植物方面,该负责人称市植物园仍更多地使用一些本土特色的珍稀树种。至于有哪些珍稀树种,该负责人表示尚未确定。
植物园分六大功能片区
该负责人介绍,市植物园建设将根据现状的地形地貌、规划性质目标及植物分类学上的要求,设计成“一轴三点六大区”。一轴即全园的一条主要景观轴线:主入口广场—景观喷泉—展览温室—观景平台—撷云阁;三点意为控制全园的3处景观结构焦点,分别是位于西部树木园的秀鸣台,位于全园最高点的撷云阁和位于园区的悠然亭;整个植物园分为六大功能片区,主要为植物园提供苗木生产、养护、补给等功能的生产区,对植物园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等进行科学研究的科研区,按照植物的进化顺序,对相关树木科属进行收集静态展示的建设树木园区。
“专类及主题展示园区是第四个片区。”该负责人说,该区建成后包含萌生植物谷、展览温室、经济植物展示区、湿地植物园、专类园等。其他两大片区为管理服务区以及生态防火隔离带。
每年能吸收2450吨二氧化碳
“市植物园建设,填补了我市无植物园的空白。”该负责人说,市植物园建成后将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认识生物、了解自然、科普教育的教学实习基地。另外,市植物园内建设科研区,是我市一处高层次的科研平台。
据介绍,市植物园建成后对现有山地进行绿化,形成一个物种多样、景观多样的植物园绿地生态系统,能对我市城市大气污染起到很好的缓冲和降解作用。同时,每年能吸收2450吨二氧化碳,释放1900吨氧气,每年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8吨。
建议免费参观 增加养鸟区域
“太好了,以后带小孩出去玩又多了个好去处。市植物园是小孩亲近自然,学习科普知识的好地方,希望能快点建好。”得知年内启动建设植物园,市民王女士表示很赞同,她认为市植物园还应加入一些动物元素,比如增加养鸟的区域,动植物相结合更合理,而且更吸引市民。此外,还有市民建议,市植物园建成后应该参照西湖、红花湖等景区的管理方法,建议免费参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