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里的景色好美!”走进惠州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几乎每个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通过做好防火、防治病虫害等工作,象头山的生态资源越来越多样化了。”7月17日,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象头山各种野生动植物均有增加,其中蛇类种类增加到5科45种,占我国已记录蛇类种数的22%。
高温多雨的气候使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成为南亚热带天然动植物园。据调查,保护区内共有植物1627种,其中珍稀保护植物56种。有陆生野生动物305种、鱼类7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据该负责人介绍,该保护区有一支14人组成的扑火应急队伍,坚持24小时值班,每天巡逻,见烟就查,逢人就宣传,节假日还在保护区主要路口设卡阻拦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近年来,保护区先后查处20多起乱捕滥猎、非法猎捕行为,没收盗挖的黄杨、罗汉松苗16株,并制止多起附近村民擅自进入保护区采割松脂、砍树等违法行为。
“经过多年的管护,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明显提升。”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4.4%,植物种类达到218科774属1652种,新增4种两栖类野生动物,即小角蟾、福建大头蛙、小弧斑姬蛙、中国雨蛙。“文献记录保护区内鸟类共184种,经过调查增加19种。蛇类增加到5科45种,占我国已记录蛇类种数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