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邻深莞,望港澳,是惠州市重要城区之一,现辖6个镇、2个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近年来,惠阳区积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目前,惠阳区林业用地面积6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8%,森林覆盖率达47.47%,森林总蓄积量116.82万立方米,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2平方米,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20.83万亩,有市级森林公园7个,面积15.02万亩。2011年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林业示范区”。
一、领导重视,任务目标明确。惠阳区委书记刘小军、区长胡斯平经常专门听取“创森”工作汇报并多次实地检查、指导“创森”工作,带头植树造林;区政府多次召开“创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创森”工作;区两督办多次督查“创森”项目推进情况;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惠阳区 “创森”工作顺利推进。
二、有机整合,强化整体规划。惠阳区将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融入到“绿色文明惠阳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区创建”等各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中,强化整体效果。以整合万村绿、森林家园等建设工程,送苗下乡,着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以整合城区街道、小区、厂区等绿化改造加大森林公园建设力度;以整合多彩林业、生态景观林带、绿色通道、公路节点等绿化工程,营建区域生态景观轴线;以整合各类林业造林工程打造区域防护林体系,切实为人民群众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城乡生活环境。
三、注重民生,以增收带发展。一是发展林果业。惠阳区在建设荔枝、龙眼等传统林果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了镇隆荔枝等一批名优品牌。二是发展生态旅游业。惠阳区重点规划建设了国家4A景区“叶挺将军纪念园”,自开放至今,已经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新建的亚公顶、凤凰山森林公园也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据统计,每天有超过3000多人在亚公顶登山健身。
四、全面宣传,倡导全民参与。惠阳区在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旁和淡水城区设置了多个规格为6×16米的大型“创森”宣传牌;在惠阳电视台和电台的黄金时段、在市政广场2个特大电子屏幕上、在公交车上适时插播“创森”宣传广告;在《新惠阳》报、惠阳区政府门户网站、今日惠阳网等刊登“创森”工作情况;在大街小巷张贴“创森”宣传小标语;出动两辆宣传车,每周两次深入街头巷尾宣传“创森”工作;印发宣传挂历10000多份,发至基层群众;区创森办联合区团委组织志愿者开展了“青年林”幼林抚育活动,联合区第一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到亚公顶森林公园开展卫生保洁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达1500多人;在植树节、森林防火、野生动物宣传月期间,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生态建设氛围。据统计,近三年,惠阳区平均每年义务植树110万株以上,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在90%以上, “读者林”、“军民共建林”、“公仆林”、“志愿者林”、“杏林林”等主题林遍布城乡。
五、财政保障,多元化投入。一方面,惠阳区政府通过将“创森”资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创森”;另一方面,积极发动民间投入,充分利用林权改革的实行,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推进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林业生态领域。目前,惠阳区共投入“创森”资金达2.07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1.5亿元。
六、制度管理,严格检查督导。惠阳区委、区政府督查办在创建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及早介入,高密度、多方位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七、重点突破,落实九项工程。一是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两年来,惠阳区完成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里程42公里,面积0.88万亩,种植有凤凰木、红花紫荆、火焰木、黄槐和大叶紫薇等树种。二是森林碳汇工程建设,已完成碳汇林建设2.64万亩,种植有荷木、枫香、樟树、黎蒴等固碳能力强、生态景观效益高的树种。三是森林进城围城工程建设。惠阳区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亚公顶森林公园,如今每天登山人次超过3000多人;完成了惠阳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建设;2013年高标准建设了森林村庄10个、森林小区3个和森林校区2个。此外,惠阳区财政投入1亿多元对城市周边环城路、迎宾路进行绿优美化,对贯穿城区的淡水河、淡澳河进行整治,营造景观长廊,新增森林面积3000多亩。四是城区绿化改造、增绿添景工程。完成绿化改造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街头小游园3个,种植乔木9000多株,换植、片植花卉近4万平方米。五是叶挺森林公园绿道建设工程。完成绿道沿线山体补植花色树种700亩。六是淡澳河整治景观工程。通过整治增加淡澳河城区绿化面积42.76公顷。七是水土流失整治工程。对鸡心石水库区范围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造林1000多亩,抚育面积3200亩。八是公路节点绿化工程。增加惠盐、潮莞、深汕高速公路和省道356线、县道202线的公路节点绿化面积200多亩。九是防护林工程建设。近三年完成防护林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94万亩;市级东江水源林建设补植套种面积0.3万亩,西枝江水源林建设补植套种0.33万亩,绿色通道建设面积0.58万亩。
八、合理抚育,确保造林成效。惠阳区政府每年预算内安排专项抚育资金500多万元,对近年工程造林项目的幼林进行连续3年重点抚育,每年抚育面积在3万亩以上,工程造林保存率在98%以上。国家林业局监察局张习文局长和造林司王祝雄司长、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林业厅张育文厅长对惠阳区的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很值得推广。
九、科学管护,巩固创建成果。一是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惠阳区已组建有50人的森林消防大队,各镇办组建有森林消防中队共450人,各级防火责任落实到位,连续三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为零;区财政每年投入200多万元用于防火林带建设和维修,近三年,新建防火林带37.5公里,面积654亩;开展林分改造面积0.3万亩,清理、消毒枯死树7.95万株,实现了发病面积和病死率“双下降”的目标,近三年,惠阳区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2‰以下。二是严格执法,确保林区社会安定。惠阳区连续3年无重大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和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林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发生。三是合理调处山林纠纷。近三年,惠阳区共调处山林纠纷案件43宗,调处率达92.6%,没有发生过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四是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和古树名木等的建设与保护。目前,惠阳区保护区管护面积达到32.7万亩,占国土面积比重达24.14%;古树名木共有266株,其中一级保护2株,二级保护22株,三级保护209株,后备资源35株,所有古树名木已全部拍照建档并挂牌保护,保护率达到100%。五是加大林业科技投入。目前,惠阳区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5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在70%以上,建有林业科技试验林基地2000多亩,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达5万多亩,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