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造林过程中,无论是造林技术指导、协调、监管,还是造林抚育、管护方面,林业站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河源市紫金县部署24个基层林业站(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强营造林全过程的管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了两年45.66万亩的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并带动群众完成社会造林7.23万亩,紫金县依靠基层林业站、放手发动群众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肯定。
紫金县林地面积423.9万亩,是全省第二大林业县,下设有24个基层林业站(场)。2012年,省下达该县2012-2015年共4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91.33万亩,其中每年造林12.8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也是全省碳汇林建设任务第二大县。今年5月,省长朱小丹同志调研紫金林业工作时指出,紫金县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因地制宜,质量优先,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育苗、备耕、栽种、抚育、管护,下了真功夫,经得起检验。今年9月,省林业厅组织10个检查验收组,对该县2011至2013年52.6万亩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进行了全查,历时近一个月,检查验收结果认为,紫金县如期完成造林任务,且造林面积足、质量高,成活率、保存率一年比一年好,重视程度值得肯定。他们的经验做法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抓制度,以组织领导为基础。对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该县基层林业站均成立了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挂点联系督导制度,切实加强对碳汇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督导、检查,规划碳汇造林用地,了解掌握工程进展,协助破解工作难题,共同推动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同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全力部署和推进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
二是抓监管,以造林质量为重点。目前,承担该县碳汇建设任务的施工队伍共11个,其中乙级资质的5个、丙级资质的6个,每年上山作业的民工达到2700多人。为严把碳汇造林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关,基层各林业站(场)抽调3名,共72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监理员,全面实行工程造林跟班作业制度,从强化造林作业工序管理入手,要求苗木炼苗、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栽植覆土、补植抚育等每项作业都要在监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做到每道工序施工初始有指导,施工中途有检查,施工扫尾后有验收,坚持上一工序没有验收合格,下一工序不准开工。对作业质量不合格的,责令立即返工,严格控制管理造林作业的全过程。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栽植完成的山场进行巡查,发现遗漏栽植时及时补栽,做到不空小班,不遗漏栽植。实行“日报告、周检查、月分析、季小结”制度,查漏补缺,分类推进,确保围绕年度任务狠抓落实。此外,在整个造林监管过程中,该县林业基层监理队伍全部都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坚决杜绝了“吃、拿、卡、要”的现象。
三是抓管护,以确保成林为目标。今年,县政府拿出奖励资金250万元,实施导向鲜明、问责严厉的森林防火目标责任考核。该局也拿出奖励资金50万元,出台了重奖重罚的森林防火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切实加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对此,该县基层各林业站也相应制订考核办法,认真落实防止山火、病虫害、人畜破坏等行为的管护措施,特别把碳汇造林的后续抚育管护作为基层管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各站工作人员和全县配备的538名村级专职护林员分别挂钩到各个行政村,保证了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护林员挂点巡护,切实将各项保护措施和管护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各标段、山头地块,做到碳汇造林所有区域有人管护,提高林木保存率,确保一次造林成功。(紫金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