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省厅]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本底调查进展顺利

12月24日,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反映,安装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线自动感应照相机已经拍摄到了黄腹角雉、白鹇、松雀鹰、白眉山鹧鸪、丘鹬、鬣羚、短尾猴、斑林狸、椰子狸、毛冠鹿、乌梢蛇等58种(或亚种)野生脊椎动物。这是该保护区从2012年11月开展第二次动物本底调查以来的重要工作进展。至此,南岭保护区已经记录到的野生脊椎动物共达542种(或亚种),约占我国陆生与淡水脊椎动物总种数的十分之一。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新增脊椎动物记录多达107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动物本底调查是自该保护区成立以来调查时间最长(2012年——2015)、参与人员最多(84人)、调查方法最先进(利用60台红外线自动感应照相机等)的一次动物调查。本项目由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主持,广州大学参与开展。通过野外抽样观测、自动照相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开展系统调查,目的在于:(1)查明目前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评估珍稀野生动物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2)对比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动物多样性时空格局的动态变化,探讨2008年冰雪灾害后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恢复趋势;(3)构建动物档案数据库、设计动物监测网络。截止2013年12月,专家组已对乳阳、天井山、龙潭角、秤架、大东山5个片区分别开展4次野外调查工作。专家认为,随着进一步的调查,还有望在南岭保护区记录到更多物种;而且,极为丰富的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与不断刷新的物种记录,不仅证实了南岭保护区作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地位和作用,也充分反映了保护区的管理成效。“更新生态记录,建设美丽南岭”已经成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全局共识与切实行动。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稿)


附件:

相关稿件:
澳门威尼斯人游戏 推荐全球十大博彩公司排行榜 pg电子试玩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足球博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