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科研宣教和科普教育工作力度,先后已与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韶关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成立了野外科研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与香港中文大学、大布镇政府举办了以《创建生态文明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大学生志愿者宣传教育大型活动。最近,经韶关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被授予“韶关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乳源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01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完成了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2009年顺利完成了省人大议案建设项目,建成了1600多平方米的办公和宣教综合大楼并完成210平方米的宣教中心主体工程;2013年完成了宣教中心布展工作。据初步统计,自2005年以来,保护区共接待博士生、研究生200多人次,本科生实习生330多人次,小学生科普教育3000多人次,国内动植物专家、学者100多人次,成为了韶关地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
据悉,为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市民热爱森林、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韶关市科协此次共命名了4处科普教育基地,除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外,其他3个单位分别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江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