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河源市市长彭建文深入东源、连平等县造林示范点,实地察看粤赣高速公路沿线造林绿化情况,强调要创新利益导向机制,实行责、权、利捆绑,激活农民造林护林热情,充分发挥基层植树造林的主力军作用,探索河源造林绿化新路子。
据了解,今年,全市要完成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91.24万亩,其中造林53.98万亩,封山育林37.26万亩。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截至3月25日,全市已完成种植面积15.2万亩,备耕15.3万亩。
彭建文一行首先来到东源县灯塔镇黄土岭村桉树林改造示范点,看到被全面清理过的山坡上种上了一排排的樟树苗,他非常高兴。据介绍,该造林点原是桉树种植地,是该县通过与山林承包户沟通,由政府投资对桉树林进行改造,并在充分尊重承包户意愿的基础上,选择种植樟树等苗木,高标准打造樟树碳汇林。目前,该种植模式正在灯塔、顺天等镇多个村进行推广。对此,彭建文表示要予以总结推广,强调要集中财力,完善政策,采取补贴、置换、合作种植等多种方式,把这种模式在粤赣高速、国道等造林绿化的关键节点上进行推广,种一批成一批,种一片亮一片,着力打造一批造林绿化的亮点、示范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连平县忠信镇西湖村造林示范点,是彭建文造林绿化的挂钩点,也是去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该造林点林权属村集体,由政府集中种植、管护,经营性收入按股权分红,由村集体和农民共享。
彭建文就林权制度改革、如何调动农户造林积极性等问题与当地林业干部进行了探讨。彭建文指出,要改变当前造林绿化“上热下冷”的现象,就要扩宽思路,创新机制模式,把植树造林同农户的利益结合起来,实行利益共存、风险共担,让广大农民群众在造林绿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充分激发他们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连平县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形成完善的操作方案,探索出一条适合河源的绿化造林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