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佛山市农业局组织举办佛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首次开放日活动,当天上午,市民免票参观中山公园动物园和佛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近距离体验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程序,并放生一批经救护的野生保护动物。
佛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立13年来,救护处置野生动物16多万只(条)以上,它们大部分是由各级林业、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查没野生动物,以黄胸鹀(禾花雀)、鹭鸟(夜鹭、苍鹭)、水律蛇(滑鼠蛇)居多,还包括巨蜥、猕猴、猫头鹰、金雕、穿山甲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此外,救护中心还收治市民送来的受伤、感染需要救治的野生动物。对于接收的野生动物,市救护中心按规定进行救治、饲养,对经救治成功、适合放生的野生动物将按相关法律规定予以放生。为提高佛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救治水平,救护中心明2014年从安全性、实用性、科学性的角度,对救护中心设备设施作进一步改造提升,如增加移动式笼舍、防寒/保暖设备、检验检疫和治疗设备等,新设施投入使用,将有效提高救治水平、提高收治野生动物的成活率。
市农业局副局长李建能表示,举办救护中心开放日活动目的是"接地气,搭桥梁",让群众更切身了解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让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更公开透明,也让社会公众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工作中,更保护生态、爱护大自然。今后农业部门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并会邀请市民直接参与农业部门的野生动物放生活动,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以常态形式融入到广大市民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