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卢真伟 通讯员/梁雪华 谢湛溪)红树林对环境益处很多,不但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为鸟类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栖息地。早在去年,麻涌镇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段区域种植8720平方米的红树林,经过半年的悉心打理,现在红树林已现雏形。
据悉,2014年7月,麻涌镇作为东莞首个红树林试点,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区域的滩涂上选取了2个点,种植了总长度680米、总面积8720平方米的红树林。整个红树林里种植了3707株水生植物,包括无瓣海桑1037株,水黄皮324株,拉关木310株,桐花1128株,秋茄908株。在设计方面,红树林是在原有的落羽杉基础上分层种植,其中在原有的落羽杉里面采取见缝插绿块状混交方式种植桐花、秋茄,在岸边及中央较深区域采用带状混交方式种植无瓣海桑、拉关木、水黄皮,形成复杂多样、功能稳定的多层结构。
麻涌镇农林水务局副局长麦景郁介绍,麻涌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有很多滩涂,为进一步推动该镇生态环境建设,该镇决定在滩涂上种植红树林。经过半年的试种,已经初步掌握红树林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经过半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无瓣海桑、拉关木、桐花、秋茄均能适应麻涌镇的水质,正在茁壮成长,还长出了不少新叶子。但水黄皮就难以适应环境,全部都枯萎了。接下来,麻涌镇将总结种植经验,根据实际情况种植红树林,在麻涌的滩涂上发展出更多“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