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阳江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规划》结合阳江实际,谋划“十三五”期间林业发展总体布局和林业用地、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等8项林业发展主要指标,紧抓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科技体系、林业服务体系、林业法制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等6大体系建设,规划了27项“十三五”期间林业重点项目。
《规划》以山、海、路、河、湖、城、村等生态敏感区和人口密集区为主体构建林业生态总体框架,形成复合型的生态屏障;以速生丰产林基地、种苗基地、珍贵树种基地、林下种养基地为载体,打造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壮大林区经济,拉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向林业建设积聚,促进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协调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0年,阳江市林业用地面积保有642.81万亩,森林面积达到697.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08%,森林蓄积3499.46万立方米,碳汇总储量达到9273.57万吨,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50%,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7.02%,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11.42%,年林业总产值较现在翻一番,达到355亿元。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通过全面实施林业碳汇工程、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四大重点生态工程,调整树种结构、优化整体布局,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品位,重点打造一带(海岸)、三江(那龙河、漠阳江、儒洞河)、六道(325国道、277国道、广湛高速、沿海高速、阳阳高速、站港铁路)共约600公里十大绿色长廊和一批景观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森林公园以及星罗棋布、乡土气息浓厚的绿色美丽乡村,全面提升森林防护功能和城乡绿化、美化水平。积极创建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在海陵区创建国家重要湿地1个。立足本地森林资源优势和特色,建设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共21个。积极打造林业科技体系,全市建设科研示范基地14.5万亩,创建市级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示范基地5个。
下一步该市将围绕《规划》提出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坚持目标导向,科学制定年度计划,逐年分解落实,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促进林业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