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埔县委、县政府早部署,早规划,早行动,全面掀起“绿满梅州”大行动。林业、公路、交通、教育、环保、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制订了整体行动规划方案,该县机关、单位、学校、集镇、村庄周边也迅速掀起了以绿色机关、绿色社区庭院、绿色学校和绿满山村的绿化美化活动。至4月5日止,全县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近21万人(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已种植面积5.1万亩。
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大埔县总体目标就是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创建林业生态县的目标。今年重点是抓好四个层次的绿化:一是全县主要公路干线两旁第一重山和公路两侧路堑、边坡的绿化。二是县城和各镇驻地周围第一重山的绿化。三是各镇各单位、学校、医院的绿化美化。四是县城和墟镇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
办好样板,带动全面
围绕今年绿化工作的四个重点,着力办好四个绿化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动造林绿化工程。一是以大梅线湖寮至银江60公里的绿色长廊为样板,全面推动全县主要公路干线两旁第一重山的绿化和主要公路两侧路堑、边坡的绿化;二是以县城及周边5000亩的造林绿化工程为样板,全面推动县城和各镇驻地周围第一重山的绿化;三是以青电、财政局、气象局、三河镇政府、湖寮镇政府、大麻中学庭院绿化为样板,全面推动各镇各单位、学校、医院的绿化;四是以虎山公园、西湖公园、双髻山森林公园绿化为样板,做到县城绿化“一街一树、一区一景”,全面推动县城和墟镇公共场地的绿化。
筹集资金,包干负责
为确保建设资金投入到位和绿化造林质量,该县实行“资金属地筹措、质量包干负责”的措施,资金由县、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共同负责。为保证造林质量,实行质量包干制度,与专业施工队签订合同,按照“包备耕、包育苗、包种植、包成活、包长好”五包原则。同时,由林业局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理,严格把好备耕、苗木、种植和施肥四关,保证造林队伍专业,施工正规,种植标准,确保见成效。
强化管护,巩固成果
为更好地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使“绿满梅州”行动收到实效,该县坚持一手抓造林,一手抓管护,管护重点加强三方面的工作: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通过“封、控、撤、惩”,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保证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确保资源得到持续发展;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制订了《大埔县森林火灾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加强路树管理,落实交通公路部门和公路沿线所在镇的责任,切实做好路树管理工作,落实专人管理,做到“营造一片,管住一片,成活一片,绿化一片”。
据了解,目前,作为今年主攻重点之一的大梅线湖寮至银江段60公里的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公路路堑、边坡绿化美化工作,沿路第一重山8000亩和县城周围第一重山5000亩已种植完成。(丘佳纳)
附件:
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大埔县总体目标就是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创建林业生态县的目标。今年重点是抓好四个层次的绿化:一是全县主要公路干线两旁第一重山和公路两侧路堑、边坡的绿化。二是县城和各镇驻地周围第一重山的绿化。三是各镇各单位、学校、医院的绿化美化。四是县城和墟镇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
办好样板,带动全面
围绕今年绿化工作的四个重点,着力办好四个绿化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动造林绿化工程。一是以大梅线湖寮至银江60公里的绿色长廊为样板,全面推动全县主要公路干线两旁第一重山的绿化和主要公路两侧路堑、边坡的绿化;二是以县城及周边5000亩的造林绿化工程为样板,全面推动县城和各镇驻地周围第一重山的绿化;三是以青电、财政局、气象局、三河镇政府、湖寮镇政府、大麻中学庭院绿化为样板,全面推动各镇各单位、学校、医院的绿化;四是以虎山公园、西湖公园、双髻山森林公园绿化为样板,做到县城绿化“一街一树、一区一景”,全面推动县城和墟镇公共场地的绿化。
筹集资金,包干负责
为确保建设资金投入到位和绿化造林质量,该县实行“资金属地筹措、质量包干负责”的措施,资金由县、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共同负责。为保证造林质量,实行质量包干制度,与专业施工队签订合同,按照“包备耕、包育苗、包种植、包成活、包长好”五包原则。同时,由林业局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理,严格把好备耕、苗木、种植和施肥四关,保证造林队伍专业,施工正规,种植标准,确保见成效。
强化管护,巩固成果
为更好地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使“绿满梅州”行动收到实效,该县坚持一手抓造林,一手抓管护,管护重点加强三方面的工作: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通过“封、控、撤、惩”,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保证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确保资源得到持续发展;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制订了《大埔县森林火灾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加强路树管理,落实交通公路部门和公路沿线所在镇的责任,切实做好路树管理工作,落实专人管理,做到“营造一片,管住一片,成活一片,绿化一片”。
据了解,目前,作为今年主攻重点之一的大梅线湖寮至银江段60公里的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公路路堑、边坡绿化美化工作,沿路第一重山8000亩和县城周围第一重山5000亩已种植完成。(丘佳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