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扩种五年成绩显著
据了解,珠海市委、市政府对红树林的保护一直十分重视,从2000年起,市政府每年拨专款120万元,实施淇澳岛红树林红树植物群落的引种扩种工程,陆续从海南岛引进海桑、木榄、红海榄等,经过5年的投资建设,使淇澳岛红树林由32公顷发展到目前的533公顷,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扩种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目前国内人工种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据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观测调查,近年迁徙到淇澳红树林保护区的水鸟数量和种类明显增长,吸引了周边地区大批观鸟人士前来观光,广州市部分中小学还将淇澳岛红树林列入科普教育基地。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未划定,管理机构和人员一直没有落实,法规不完善,加上管理设施不足,导致区内违章建筑、违法捕捞和违法猎鸟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周围的餐厅建设缺乏规划,目前违章经营的餐厅有五家,均没有报建手续;红树林管理设施严重不足,管理人员也是“拼凑”,没有常设机构,影响了管理与执法。
呼吁尽快立法完善管理
参加现场考察的市人大、政协代表认为,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确实加强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珠海市生态环境的“名片”,市人大要尽快立法,进一步完善红树林保护管理法规,依法清理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餐馆等违章建筑;尽快划定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范围,成立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同时积极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可以采取政府出资、社会捐资,开发筹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成立一个红树林保护专项资金,用于红树林保护、恢复和科研等工作;加强社区建设,合理安排当地居民一齐参与保护区建设,塑造保护区良好品牌,杜绝直接从红树林获利的行为,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开创保护与经济双赢的局面,使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真正成为珠海市生态建设的名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