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顺德每年投10万保护“绿色古董”

  由于生长环境的恶化及雷击、台风、病虫害等“天灾”,在顺德每年都有一些散落民间的“绿色古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日前,顺德区农业局林业科科长叶骚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顺德今年下半年将拉开第二批古树名木普查,以便尽早挽救散落民间的“绿色古董”。同时,希望市民一旦发现古树名木出现异常,应及时向林业部门反映。             曾经一树龙眼要几艇装完 如今百年古树却难逃厄运 日前,顺德勒流镇新明二村一些读者来电反映,该村的两棵至少有500年树龄的龙眼树,由于年老缺乏维护以及生长环境的恶化,目前已枯死一棵,仅存的一棵也已奄奄一息。记者在现场看到,其中一棵龙眼树只剩下干枯的树干,另一棵龙眼树主干已经干枯,如果再不及时维护很快也会枯死。今年60岁的陈伯抚着龙眼树痛心地说:“眼前这棵枯死的龙眼树,有人想把它砍掉,我坚决反对,它是我们村的荣耀,是我们村的历史,要让它成为教育后代的活标本。” 据陈伯介绍,这两棵龙眼树的树干有几人合抱大,当年十分茂盛,远远就能望见两棵龙眼树的树冠,一棵树的树冠至少能覆盖约一亩地,一棵龙眼树结的龙眼要好几条艇仔才能运得完。自从村里引进了一家陶瓷厂以后,村里的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村民对该厂排放出来的难闻的气味意见十分大,有时排放出来的粉尘扑鼻而来,简直令人喘不过气来。现在连香蕉也难以成活,已经老态龙钟极需要维护的龙眼树,而污染其造成直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每年10多万为古树“治病” 据了解,顺德对古树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政府每年都会投入10万元以上对古树名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早在2000年时,顺德对全区的古树名木作了一次普查,共普查出343棵上百年树龄的老树。这些古树多分布在大良、杏坛、勒流、均安等地,其中最古老的是均安600年的细叶榕。还有一些南方罕见的玉堂春、银杏、秋枫等。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当年顺德投入了30多万元砌起石砖、围起栏杆保护起来,并建立了档案进行了跟踪养护。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将其移动。 叶骚胜告诉记者,珠三角以前流行在村前村后、庙宇、渡口等地种木棉、榕树等“风水树”,而民间则多栽种龙眼、芒果等果树。第一次古树普查多数是这些树木。有意思的是,这些古树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人文历史。像大良鉴海北路旧渡口码头的两棵榕树,相传均安清代的探花李文田就是在那里赴京赶考的。而容桂也发现了一棵罕见的120年的桑树,这棵古老的桑树见证了顺德当年“桑基鱼塘”的兴旺。而清晖园里栽着一棵“玉堂春”,据称这是“功名树”,有一官半职的人才能由皇帝赐种。                  “绿色古董”需要全社会保护 据了解,古树的人为破坏并不多见。但是由于80%的老树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大部分散落在乡村,管理起来比较困难。现在,古树基本上是由村、居等管护单位进行日常的维护,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大型的病虫害还得依赖区农业部门的专家。同时,有的古树生长条件恶劣,加上现在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酸雨较多,一旦遇上自然灾害,本来就奄奄一息的古树无可避免地死亡。像第一批普查的古树已有五六棵因雷击台风袭击而死亡。另外,据估计起码还有数十棵散落在偏僻村落的古树名木在第一次普查中漏网,没有登记在册,还缺乏必要的日常养护。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顺德将拉开第二批古树名木普查,以便尽早挽救散落民间的“绿色古董”。但叶骚胜认为,“绿色古董”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从基本上改善古树的生态环境。同时,他向市民呼吁,一旦发现古树名木出现异样,及时向林业部门反映,以便派出林业专家对古树进行及时处理。 附件:

相关稿件:
最大正规电子游戏平台 世界杯压球官方网站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网络赌博网站 澳门在线赌场 皇冠博彩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