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肇庆北岭山上人头攒动。其中一个老人颇为显眼,他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身板硬朗,正挥铲植树。记者上前搭讪,老人自报家门。黄休,70岁,市林业局退休高级工程师。南京林校毕业,投身肇庆林业刚好50年。
“我一辈子种树不下5万棵,那是爱好;参加培育的苗木上百万棵,那是职业;参与设计规划的森林绿地无法统计,那是事业。”老人说起“威水史”一脸幸福。
当天一早,本来局领导担心他年纪大,怕有个闪失,没通知他植树,黄老却硬是领着退休党支部的一帮老哥们来了。“看到山见到树,这心里就舒坦呀。”
“我人生很简单,全是和树打交道。总结起来走了四步路,一是50年代在德庆治理水土流失,二是60年代在郁南参与创办南江口国社合作林场,三是70年代在四会和高要交界的广海北线实施农田林网化,四是从80年代到退休在国有林业总场管生产。”黄老说起树来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天气预报寒潮明天杀到,要降温下雨,这对新种下的树苗很有帮助。
“可别再像去年那样干旱了,树苗就算能挺过生死关,对生长也不利。”老人爬上一个坡,指着刚培上鲜泥土的“红车”幼苗说:“这个不规范,回土太少。”一面示范一面对种树的小伙子说。
“参加那么多年的植树节,我觉得从科学来讲,一年应该有两个植树节。一个是北方的,一个是南方的。”老人说起了他的“奇谈怪论”。“3月12日植树比较适合北方,但是对于南方来讲,春节前后比较合适,现在开春了,很多树苗都已经抽梢了,成活率就要低一些。比如落叶阔叶树,春节前后种,成活率在90%以上;到了3月份,就只能达到80 %的成活率。”黄老把抽完的烟头在泥地里按了又按,直到没有青烟为止,擦擦手撑心后,又挥动手中的铁锹。
种完树回家了,黄老又给记者挂了个电话:“刚才忘记把我的座右铭告诉你了,那是第一任林业部长梁希说的一段话:无山不立,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郭巍 许韶源)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