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为落实批示以及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环资委、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等12部门联合组织在全国11个沿海省(区)开展“关注森林-绿色海疆万里行”大型宣传采访活动,活动主题是:“构筑绿色屏障,保护万里海疆”。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十多家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深入我省沿海各地采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掀起了一股宣传沿海防护林的热潮。
目前,广东有3033公里的宜林海岸线,已营建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带2797公里,绿化率达92.2%,其中大陆宜林海岸线的绿化率已达94.6%,大陆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全省有红树林总面积15.1万亩,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45%。沿海防护林有效地抑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展和蔓延,大部分沙地经长期治理已逐步成为农田和林地。过去被风沙埋没的19.5万亩农田得到复耕,97.5万亩的沙地变成了农业生产基地,粮食产量比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前增加了3到4倍。一些沿海地区还发展芦笋、余甘子、芒果等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2004年,我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国内生产总值4000多亿元,年财政收入327亿多元。
沿海防护林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和其他防护林等五类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综合体”,是一项包括海岸基干林带、红树林、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和荒山绿化等,加上滨海湿地的“绿色系统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护卫滨海国土,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编辑 黎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