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后,在港、深、穗连成大经济带的新形势下,深圳林业为服务于全市总体经济发展,优化美化生态环境,大力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
1997年9月,市绿委根据《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生态公益林规划纲要》,结合该市森林整体林分结构状况,提出《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规划意见》。2000年7月,完成了《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并通过了国家、省、市专家的评审。全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规划总面积为54072.5公顷,总投资61320.9万元,计划分10年完成。
几年来,该市造林绿化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风景林工程这一中心,重点抓好公路、铁路主干道两旁和水源保护区周边的绿化,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与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一是抓好种苗培育,为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市绿委于1997年在龙岗区坪山镇建立了一个生态风景林种苗繁育基地,面积约900亩,培育出樟树、荷木、黎蒴、枫香、火力楠等优质的乡土、花色、长寿阔叶生态风景林树种60多个,共1500多万株。二是抓好试点工程,进一步促进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共建立宝安区凤凰山、龙岗区坪葵公路、罗湖区林果场、市绿委苗圃场、光明华侨畜牧场、坪山镇生态园、平湖镇和坑梓镇等生态风景林试点8个,总面积共约11000亩。其中,宝安区凤凰山试点规划改造总面积约4800亩,已完成改造面积2500亩,主要种植红苞木、樟树、荷木、黎蒴、枫香、乌臼、火力楠、铁刀木、千年桐等乡土长寿阔叶树种20多个,苗木长势喜人,部分已成片成林,一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生态景观已初步形成;龙岗区坪葵公路试点建于1998年,面积约3000亩,主要种植火力楠、大头茶、山竹子、红苞木、樟树、荷木、黎蒴、枫香、乌臼等乡土树种22个,采取混交配置方式,在山顶配植荷木、黎蒴、鸭脚木、桃花心、火力楠、枫香等各种不同树形、不同色彩的树种,在半山腰配置一些山乌臼、红苞木、秋风等花色树种,通过小群落、大混交,营造了一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具有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混交林种群。三是实行"四到区"管理制度,推进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坚持“四个统一”、“四个到区”、“四个结合”。“四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由市绿化委员会领导,市农林渔业局、市绿委办牵头组织实施,实行招投标管理和施工质量监理制度,并定时、定质、定量严格检查验收。“四个到区”,即规划落实到区,任务分解到区,资金分配到区,责任明确到区。工程建设计划每年投入6000万元,按市、区、义务植树绿化费1:1:1的比例分摊。“四个结合”,即坚持长远规划和中短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物种多样性和森林景观性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好自然植被和古树名木;坚持以专业植树为主、集体植树为辅的原则,把义务植树与营造生态风景林结合起来;坚持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与郊野公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为市民提供有品位的、休闲的活动场所。
按照《2002年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今年全市生态风景林建设任务为2190公顷,总投资3000万元。随着生态风景林工程的顺利实施,该市森林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森林生态景观将逐步改善,全市绿化美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十年不懈植树,城市建在林中”的目标将如期实现。这对整治深圳空气污染,改善生活生态环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附件:
1997年9月,市绿委根据《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生态公益林规划纲要》,结合该市森林整体林分结构状况,提出《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规划意见》。2000年7月,完成了《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并通过了国家、省、市专家的评审。全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规划总面积为54072.5公顷,总投资61320.9万元,计划分10年完成。
几年来,该市造林绿化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风景林工程这一中心,重点抓好公路、铁路主干道两旁和水源保护区周边的绿化,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与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一是抓好种苗培育,为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市绿委于1997年在龙岗区坪山镇建立了一个生态风景林种苗繁育基地,面积约900亩,培育出樟树、荷木、黎蒴、枫香、火力楠等优质的乡土、花色、长寿阔叶生态风景林树种60多个,共1500多万株。二是抓好试点工程,进一步促进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共建立宝安区凤凰山、龙岗区坪葵公路、罗湖区林果场、市绿委苗圃场、光明华侨畜牧场、坪山镇生态园、平湖镇和坑梓镇等生态风景林试点8个,总面积共约11000亩。其中,宝安区凤凰山试点规划改造总面积约4800亩,已完成改造面积2500亩,主要种植红苞木、樟树、荷木、黎蒴、枫香、乌臼、火力楠、铁刀木、千年桐等乡土长寿阔叶树种20多个,苗木长势喜人,部分已成片成林,一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生态景观已初步形成;龙岗区坪葵公路试点建于1998年,面积约3000亩,主要种植火力楠、大头茶、山竹子、红苞木、樟树、荷木、黎蒴、枫香、乌臼等乡土树种22个,采取混交配置方式,在山顶配植荷木、黎蒴、鸭脚木、桃花心、火力楠、枫香等各种不同树形、不同色彩的树种,在半山腰配置一些山乌臼、红苞木、秋风等花色树种,通过小群落、大混交,营造了一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具有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混交林种群。三是实行"四到区"管理制度,推进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坚持“四个统一”、“四个到区”、“四个结合”。“四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由市绿化委员会领导,市农林渔业局、市绿委办牵头组织实施,实行招投标管理和施工质量监理制度,并定时、定质、定量严格检查验收。“四个到区”,即规划落实到区,任务分解到区,资金分配到区,责任明确到区。工程建设计划每年投入6000万元,按市、区、义务植树绿化费1:1:1的比例分摊。“四个结合”,即坚持长远规划和中短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物种多样性和森林景观性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好自然植被和古树名木;坚持以专业植树为主、集体植树为辅的原则,把义务植树与营造生态风景林结合起来;坚持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与郊野公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为市民提供有品位的、休闲的活动场所。
按照《2002年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今年全市生态风景林建设任务为2190公顷,总投资3000万元。随着生态风景林工程的顺利实施,该市森林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森林生态景观将逐步改善,全市绿化美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十年不懈植树,城市建在林中”的目标将如期实现。这对整治深圳空气污染,改善生活生态环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