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7年的种植,目前珠海市红树林面积达到5.67平方千米,恢复到珠海经济特区创办之初水平的三分之一。据了解,珠海市拥有适合红树林生长的滩涂171.14平方千米,这些滩涂如进行人工种植,可以使全市红树林面积增长数倍。
珠海市红树林发展潜力巨大
珠海市地处珠江口河网地带,海域辽阔,内陆岸线152.8千米,海岛岸线601.22千米,是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岸线最长城市,陆地径流丰富,海岸滩涂淤积快,淤泥肥沃深厚,沿岸一带5米以下深浅海滩涂面积783.68平方千米,适合红树林生长的滩涂有171.14平方千米,这是现有红树林面积的30多倍。有关专家指出:“只要保持对沿海滩涂的红树林种植,珠海未来的红树林面积发展空间巨大”。
珠海许多地方有大片的宜林滩涂,这些地方不经任何地形上的改变即可营造红树林。有关专家指出,珠海还有许多滩涂稍微填浅便可营造红树林,如市区情侣路沿岸数十千米长的滩涂。可以营造2至3行红树林的堤岸、沟岸狭长边滩就更不计其数了。
专家指出:“如果在情侣路沿岸滩涂再营造宽数十米、长数千米的红树林绿色带,必将可以构成从海滩到陆地多层次、多色彩、立体化、高低错落有致的新景观。”
珠海人工种植红树林国内首屈一指
1984年全市有红树林14.5平方千米,由于围海垦滩、修路建桥等原因,珠海市红树林分布区域迅速减少。至1999年,全市的红树林面积只剩下约1.02平方千米,仅淇澳岛大围湾的天然红树林得到保存,但只有0.32平方千米,其余幸存的红树林群落几乎都失去了原生面貌。
从1998年起,珠海市政府每年拨专款120万元种植红树林。2002年省林业局划拨国债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珠江口沿海红树林建设,实施淇澳岛红树林红树植物群落的引种扩种工程,加快红树林湿地恢复重建工作,陆续引进海桑、木榄、红海榄等红树林新品种13种,扩建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极大地丰富了淇澳岛的生物多样性。
经过近年来的投资建设,淇澳岛红树林面积扩大了近18倍,发展到目前的5.5平方千米,全市红树林总面积也恢复到特区创办之初三分之一的水平。淇澳岛的红树林不仅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扩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而且也是目前国内人工种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扩大珠海红树林种植面积,政府正在建立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逐步构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资湿地保护,使珠海红树林湿地面积尽快扩大起来。(乔宇)
相关链接:
“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固堤保岸,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促淤造陆,净化海水等多种功能”。2003年7月,台风‘伊布都’在恩平市沿海以十级以上的风力登陆,有5000亩红树林保护的10千米堤岸安然无恙,相反,没有红树林保护的5千米海堤被狂风巨浪冲击得千疮百孔,直接损失数千万元。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我国沿海地区因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34亿元,尽快构建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以红树林为沿海抗击风暴潮先锋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而且可以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对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