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北京8月12日电(记者张东操)今天上午,第23届国际鸟类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这是国际鸟类学大会自1884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举行。
37岁的周忠和博士轻点鼠标,一幅幅出自我国辽西地区的古生物化石的精美图片显示在投影屏幕上。7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类学专家聆听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学者的报告。在国际鸟类学大会100多年的历史上,周博士是首位登上讲坛作大会学术报告的中国人。
当晚,在大会举办的主题为“中国日”的学术报告活动中,中国学者集中介绍了在鸟类领域里的重大研究成果。在随后的大会上,一直被珍藏的中国中生代鸟类化石,首次向国际学者公开展出。 附件:
37岁的周忠和博士轻点鼠标,一幅幅出自我国辽西地区的古生物化石的精美图片显示在投影屏幕上。7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鸟类学专家聆听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学者的报告。在国际鸟类学大会100多年的历史上,周博士是首位登上讲坛作大会学术报告的中国人。
当晚,在大会举办的主题为“中国日”的学术报告活动中,中国学者集中介绍了在鸟类领域里的重大研究成果。在随后的大会上,一直被珍藏的中国中生代鸟类化石,首次向国际学者公开展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