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林业生态县创建步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山地产值,翁源县委、县政府自2005年起,举全县之力发展黎蒴产业。到目前为止,已落实黎蒴基地造林面积12万亩,完成劈山(林地清理)面积10万亩,打穴7.25万亩;完成营养杯育苗(装杯)1500万杯。计划今年造林投资6000万元,是翁源前二十年造林投入的总和,占全省林业总投入的八分之一。
一、领导重视。为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县委书记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并担任黎蒴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发展黎蒴项目当作当前和今后农业及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来抓紧抓实抓好,按照县的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县将建成黎蒴基地80万亩(其中:深国商核心基地50万亩,其他投资主体30万亩),并配套建成一间年产15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厂。同时,把黎蒴项目完成情况列入各镇(场)、各单位一把手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层层建立责任制,从组织上确保黎蒴项目顺利推进。
二、政策引导。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自主经营、自由处置、利益归己”的方针,结合翁源的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黎蒴基地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鼓励发展黎蒴人工林的通知》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力量种植黎蒴。
三、创新机制。在2005年对林业森工企业进行改革,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林业经营体制,全面取消了森工企业,为林业的轻装上阵、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建立和完善林地流转机制,实行林地和林权分离,鼓励乡镇、农村依法对林地使用权进行承包转让,林地所有者通过租赁或流转形式,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鼓励成立新的私有林场或股份制林场,走低成本、高效益的社会化办营林的新路子,让营林者得到更多的实惠,调动他们种植黎蒴的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点带面。要求各镇(场)、县直各单位连续三年都必须分别办一个连片100亩以上的黎蒴种植点,达到以点带面、典型推动的目的。目前全县103个单位兴办黎蒴基地面积达5万亩,起到了示范带动的效果。
五、招商引资。通过挂靠大公司,建设大项目。2005年与深圳国际商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发展黎蒴基地50万亩的合同,此外,还与澳门元胜投资有限公司、凯通户外家具有限公司等达成了协议。最近,又引进台湾万山艺品股份有限公司到该县官渡镇坑尾村种植黎蒴,合同面积达7888亩。目前外商投资种植黎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到翁源考察、洽谈、签约的社会各届人士络绎不绝。(翁源林业)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