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林添好副市长率参会人员深入潼湖湿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大家认为潼湖作为我省少有的典型内陆淡水湖泊及河流湿地和鸟类栖息地,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生态调节区。
潼湖湿地总面积2654.8公顷,其中:湖泊湿地670.3公顷,河流湿地632.05公顷,库塘湿地面积1352.05公顷。湿地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64科155属203种,鸟类7目23科51种,鱼类30多种,已成为候鸟迁徙的主要地区,为多种野生鸟类和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但由于近年来,潼湖周边工矿企业(特别是电镀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水、居民生活污水不断向湿地排放,导致湿地水体污染严重,鱼类和虾类的数量大为减少。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05年11月25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意见》(惠市委发[2005]25号),明确提出建立潼湖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3月23日,市林业局召开《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评审会,评审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设计,并建议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午,与会人员就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座谈,会议首先听取市林业局关于潼湖湿地有关情况的介绍,各单位领导对建设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建设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提高排洪泄洪能力、保护东江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力支持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会代表还就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控制污水排放、保护水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性的建议。
林添好副市长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加大保护力度,潼湖各周边镇、潼湖部队要共同把潼湖湿地保护好。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围湖,不允许倾倒废物、淤泥堵塞湖面水道;湖内养鱼暂时维持现状,不能再承包出去养鱼;湿地周边的废水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到达标排放。二是要加快规划的进度。规划要科学、合理、客观,保护区的范围要确定好,要注意利用地势进行清淤防洪,对于潼湖周边镇的工业发展、污水排放要提出要求和意见,认真做好保护区的详细规划。(惠州林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