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开发会不会破坏湿地这一“广州之肾”?湿地被占用,谁来补偿所有者损失?昨天,省人大、省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新出台的《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湿地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等问题解疑释惑。
焦点回应
占用重点湿地须省政府批准 且恢复同等面积和功能湿地
记者:《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占用或者征用重点湿地范围内的湿地。如果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需要,是不是也不可以使用?
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一般情况下,重点湿地是禁止开垦、占用的。但如果是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可以使用。并且要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在湿地保护有关部门指定地点恢复同等面积和功能的湿地。
记者:南沙湿地被称为“广州之肾”、“广州最后一片净土”。不少人担心:随着南沙开发步伐的加快,会否对当地特有的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省、市政协都进行了调研。目前,广州市政府已完成南沙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一个8万亩的湿地保护公园。这是广东乃至全国的首个湿地公园,不仅具有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入冬还能迎来成千上万的珍稀候鸟,成为珠三角难得一见的飞鸟天堂。
条例亮点
1.什么是“湿地”? 广东湿地超过全省国土面积的10%
长期以来,由于“湿地”概念在我国现有法规中不统一或不明确,导致管理时出现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局面。湿地保护管理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通过立法,明确“湿地”法律概念。
《条例》规定: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的,永久或者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者流动、淡水或者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省林业局局长邓惠珍介绍说,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现有湿地类型20种,总面积达186.4万公顷,超过全省国土面积的10%。
2.谁来管理湿地? 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管理
《条例》规定:湿地保护实行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各级林业、农业、水、国土资源、建设、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湿地登记、确权、发证等工作,采取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护湿地资源,建立湿地管理档案制度和保护管理的信息交流制度,建立健全检查、考核、通报和奖惩制度。
3.湿地保护如何“划红线”? 国家重要湿地禁开垦占用
《条例》确定了湿地分类管理政策,规定以下四类为重点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列入自然保护区的,依法建立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或者野生动植物主要栖息地和原生地,国家及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湿地。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占用或者征用重点湿地范围内的湿地。凡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湿地,禁止开垦、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
4.使用者权益受损谁管? 政府给予补偿妥善安排
《条例》确立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规定因湿地保护需要使湿地资源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受损害的,政府应给予补偿,并对其生产、生活作出妥善安排。
5.“海上森林”如何特别保护? 禁止非法移植采伐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降解污染、减少赤潮发生等重要作用,有“海上森林”美誉。我省是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份,但人为干扰和破坏也十分严重。
《条例》专门对红树林的保护作出规定:禁止非法移植、采伐、采摘红树林和其他毁坏红树林的行为。因科研、医药或者更新、改造、抚育等需要的,应当报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各地应尽快对红树林登记合法林权证书,依法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