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年时间,佛山高明区非公有制造林就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速生桉开始轮伐,每亩纯利润达600元左右,南洋楹、马占相思也将轮伐上市。
日前,更合镇林业站负责人带记者进林区采访时介绍,造林一直都是国家、集体的事情,将基本没有经济效益的荒山、残次林发包给私人开发,始于2002年。当时喝“头啖汤”的是南海人梁先生等。梁先生将原更楼镇知青林场的几千亩山地承包下来,种起了南洋楹。此后,不少外地和本地人纷纷仿效,租山造林。到目前为止,这种“非公林”仅更合镇一个镇,就有速生桉7.5万亩,南洋楹1.5万亩,马占相思5000亩。
记者在更合镇土朗锦村后的一个林场里看到,一群广西人正在砍伐速生桉,截成一段一段后运到山外。林场负责人说,现在桉树非常好卖,他的林场现在亩产值有4500元左右,纯利润有600元左右。按承包期20年计算,每亩可净赚1万2千元。“由于以后每年都有产出,我把林场看作是绿色银行。”林场负责人高兴的告诉记者。
承包荒山造林,不仅承包者赚钱,还带动了加工业的发展。在更合镇,现在已办起了20多家木材加工厂,主要收购桉树,加工成卷板,销往外地再加工成夹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此外,当地村民叶从中受益。记者了解到,由于山区经济来源很少,原来道路难行,村里没有路灯,通过发包荒山,积累了一些资金,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山村实现了道路硬底化,村道旁的灯光也亮了起来,村容村貌大变样。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