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肇庆]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验收

  ‍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情况的通知》(林湿发〔2019〕119号),公布2019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广东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据了解,自2013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建设工作以来,怀集始终秉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统筹推进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与监测等工程,努力打造“和美怀集、生态燕都”的湿地美景。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怀集西部的冷坑、马宁、梁村三镇交界地带,建设总面积520多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80多公顷,湿地率35.17%,规划有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分区,以山塘、水库为主,水田、滩涂等点缀其间,水面被低山簇拥,山体被森林覆盖,是我国南方低丘地区典型的库塘—沼泽—森林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

  六年来,怀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照《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办法》的标准,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市林业局的统一要求,成立了以县领导为指挥长的建设指挥部和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整合了环保、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共6000余万元投入到公园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综合治理,印发了《广东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制度》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强化组织、经费和政策“三大保障”,不断加强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的能力基础和要素支撑。

  为全面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怀集还采取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保护保育区和恢复区、严厉打击破坏资源和影响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等一系列措施,对公园及周边的畜禽养殖活动、区域水系贯通、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重点整治,强化林地和湿地植被恢复,真正做到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保护、治理、恢复并重。

  截至目前,湿地公园内共安设界碑10块、界桩200块、功能区指示牌8块、湿地保护类警示牌20块,拆除水产、畜禽等养殖场33家,清退水产养殖1360亩,清理地面养殖产房85亩,恢复湿地植被面积370亩和公园及周边碳汇林9000亩,湿地生物栖息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根据2018年生物资源调查,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51科498属774种,脊椎动物28目87科225种,其中不乏如樟树、花榈木及蟒、虎纹蛙和小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水质也由劣Ⅴ类提升至Ⅲ—Ⅳ类水标准。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以成为区域重要的户外环境教育、休闲体验基地和我国南岭地区库塘型湿地保护示范基地为建设目标,对湿地公园内主干道进行提质改造,配置了湿地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完善了水电、路标、管护站等基础设施,新建了200多平方米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湿地科普馆以及访客中心、木栈道等游览设施,布设解说、导览、指示、警示等标识牌200块,创新地将金燕文化、六祖文化、古丝绸之路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元素融合到科普宣教内容中,同时开展湿地进学校、湿地进社区、世界湿地日、摄影大赛等湿地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系统的湿地基础设施建设与宣教体系建立,充分发挥了公园的湿地生态和社会服务价值,取得了一定成效。

 

附件:

相关稿件:
澳门威尼斯人官方线上娱乐城 彩票平台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亚洲十大在线博彩平台排名 新葡京博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