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潮州市先后投入资金20多亿元,全面实施“文化凤城、水系增绿、道路添彩、生态修复、美丽乡村”五大行动,一大批林业生态工程、道路绿化、城区公园绿化和乡村绿化美化等项目相继实施完成,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潮州市域森林覆盖率59.69%,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0平方米,40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林水相依、林路相拥、林居相嵌、林城相映已初具风貌。
绿化造林释放“绿色福利”
近年来,潮州市紧紧围绕《潮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明确重点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统筹推进“创森”“创卫”“创文”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并成立潮州市绿色生态发展基金会,动员社会各界捐资造林绿化,多措并举推进生态修复、水岸绿化和道路绿化改造提升等工程项目落实落地。
潮州市已完成新造林面积11438.91公顷,占国土面积3.64%,远高于国家森林城市年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0.5%的指标;城市建成区新建、改造公园绿地17处,总面积达61.49公顷;建设防护绿地、附属绿地13处,总面积22.84公顷……
“创森”以来,潮州市着力开展国土绿化,实施碳汇造林、生态景观林带、沿海防护林等生态修复工程,并通过实施规划建绿、见缝插绿,进行城区增园,造林绿化提质增量,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初步实现“万家挂绿、推窗见绿”“绿色福利”充分释放。
森林惠民彰显“生态红利”
随着潮州市“创森”工作的推进,森林惠民持续向好,“生态红利”日益彰显。“创森”以来,潮州市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产业,新增林下经济面积773.33公顷,已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村民合作经营,佛手果、铁皮石斛等产业不断壮大。
以潮安区金石镇、饶平县浮山镇与黄冈镇为核心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全市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面积达200公顷,年产值超1亿元;凤凰单丛茶是潮州市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已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体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茶产业效益较好,现保存面积21.8万亩,年产量2.4万吨,产值35亿元,茶农每户年收入近10万元。
串珠成链促进旅游发展
潮州市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实施中山路、美食街、“百家修百厝”等15个古城改造项目,坚持用“绣花”功夫实施“微改造”,深挖老城区人文资源,在古城主要街巷因地制宜植树栽花、见缝插绿,营造绿色生机环境。并利用丰富文物、文化、旅游资源,将名胜古迹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小镇、美丽乡村串连成旅游线路,有效促进森林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升温。
“创森”以来,全市建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23处,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约6170.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9.36亿元,年均增长29.5%。
通过“创森”工作,潮州生态效益明显提升,社会效益日益彰显,经济效益逐步提高。接下来,潮州市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强化落实,凝心聚力共护绿水青山,为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不断努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