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清远,只见满目苍翠之中,北江如玉带般穿城而过,全市境内山水相依。
为守好绿色这片城市底色,近年来清远紧紧围绕“绿”字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种下树苗,收获的不仅仅是树林,更是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绿树、植被和森林共生,城市的生态涵养才会不断深厚,这样的城市才会让人留恋不舍,对外界充满吸引力。
当前,向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一目标前进,清远持续释放“山水名城,岭南绿都”的魅力,积极推进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美城,显著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力争于2022年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下简称“创森”)成功。
森林围城
全市森林覆盖面积132万公顷
“一年一年种下去,绿满凤城,厚植青山绿水。”2020年3月,清远市委书记郭锋在武广高铁清远站南峡山森林公园进行义务植树时表示,要在全市范围倡导义务植树光荣的风尚,大力推动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美城。
自2019年启动“创森”以来,清远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日渐增强,爱绿护绿蔚然成风。仅过去一年,全市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43.09万亩。
一组数据反映出清远“创森”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末,全市森林覆盖面积13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3%。
同时,喜人的变化在清远北部不断发生。近年来,清远切实把握粤北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全力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2017年以来,阳山、连南接连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连山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同时,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林业产业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方向标,绿色产业蓬勃发展让村民吃上“生态饭”。
森林进城
在家门口享受生态成果
清远市笔架山森林公园内,峰峦叠嶂,奇瀑飞泻,优美的生态景令游客流连忘返。
这是清远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大自然,笔架山森林公园建设被纳入2018年清远市十件民生实事,进行了高位水池、排水消防管网等建设,并种植毛杜鹃、红荷花等树种。
除此之外,江滨公园、飞来湖湿地公园、飞霞山市民公园等场所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城市生活增添不少活力与亮色。这背后,是清远不断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市民创造更多“绿色福利”。
2019年,《清远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修编》出台,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空间布局目标,一系列优化全市绿地生态系统格局、促进城市绿地均衡发展的探索随之铺开,力争将清远打造为“青山绿带绕凤城,翠珠碧链嵌其中”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今年3月,北江南岸公园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将新建一条8公里的沿江绿道,同时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两个月后,清远又提出建设中心城区慢行系统的重大规划,总里程超5000公里,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使低碳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截至2019年末,清远拥有各类城市公园102个,公园面积约1559.2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6平方米。
森林美城
用绿色福利刷新城市颜值
清远大道将种上白兰和桂花,沿江西路—沿江中路—清飞路将种上凤凰木,清新大道则是棕榈、鸡蛋花,玄真路是白玉兰、使君子,清四公路将装点上木棉……
今年4月,由清远市自然资源局挂网批前公示的《一批道路绿化提升(彩化)规划》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该文件显示,未来3年内,清远中心城区、清城区和清新区的19条道路景观将大变样,形成迎宾门户线、城市风光线、城市悠游街道三种景观线,实现“花漾清远,香远益清”,为迎接省运会做好准备。
在清远的广袤农村,贫困村变“网红村”、古村换新颜的故事正频繁上演。近年来,清远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被不断激发。2019年,全市建成省定贫困村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115个;在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首批“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名单上,清远52个村榜上有名。
同时,为持续巩固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清远积极开展“绿卫2019”森林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主动淘汰落后产能,颁布地方性法律法规聚焦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问题,不仅为环保工作保驾护航,也有效提高了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