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韶关市2021年高质量水源林工程建设启动仪式暨春季造林绿化现场会在始兴召开,全面启动韶关市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对全市“十四五”时期韶关林业重点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市县两级林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业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始兴县2021年高质量水源林石灰坑造林现场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为全市11.47万亩高质量水源林工程建设进行义务植树,共同营造了全市第一片高质量水源林,启动韶关市2021年高质量水源林工程建设,实现春季造林绿化“开门红”。同时,参观学习了南蛇岭森林公园2018年碳汇造林成效点、杨公岭沙坪村榕树王绿美古树乡村建设规划点以及始兴县城市(湿地)公园等,交流森林生态建设的经验。
据了解,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韶关市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攻坚之年,省下达韶关市造林与生态修复总任务18.78万亩,占全省总任务190万亩的近10%,其中人工造林1.93万亩、退化林修复6.2万亩、封山育林10.65万亩;需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工程建设11.47万亩,需落实新造林抚育12.17万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24.734万亩,完成大径材培育6.08万亩,生物防火林带维护500公里。目前,各地正逐步掀起春季造林绿化热潮,全市已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2.8万亩。
始兴县城市(湿地)公园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韶关林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出生态建设主业,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市造林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林长制林业重点改革、生态公益林管理等7个方面工作获省林业局通报表扬,数量在全省各地级市排第一。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全市林业系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落脚点,深刻认识推进造林绿化、森林城市建设等林业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高位推动、纵横联动全市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助推森林生态功能持续增强,进一步筑牢粤北生态屏障,让粤北大地“绿起来”、让韶关森林质量“好起来”、让城乡人居环境“美起来”、让山区群众“富起来”。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全年造林绿化任务不放松,全力推进,确保年度造林绿化与生态修复考核任务圆满完成。要明确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重心和要务,以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重点工作,大力开展高质量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快推进城区周边及交通主干道两边沿线等森林景观改造提升,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和大径材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发展,通过实施“林业造林机制体制”“造林投入和验收机制”“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林业科学技术创新”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助推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林业生态又好又快发展、持续科学发展,努力把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要落实强化林业工作组织保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政治能力、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夯实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韶关林业生态建设取得实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