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了2024年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考核结果,韶关在考核中再次获评优秀等次,并获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财政激励。自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2021年启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情况评估并开展相关考核以来,韶关成为全省唯一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等次的地级市。
自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韶关始终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注重“提质”“兴业”“利民”,着力打造绿色发展“韶关样板”。
压实森林管护责任,推动“林长制”迈向“林长治”
韶关制定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和六项配套制度,建立林长制工作述职机制,明确各级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成立各级林长办、建立林长办工作专班,在全省首创林长+河长+田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六长”协作和公益诉讼机制,率先建立“六长联手”治理“林”“河”“田”新模式,创新建立林长制“五进”工作新模式,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构建起5806名林长、3267名护林员、4278名监管员组成的全市管护网络,实现基层“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21年以来,市第一林长、市林长以身作则,累计签发林长令8道,深入林区巡林调研20余次,推动全市各级林长深入一线巡林调研40万余次,市县两级林长解决重点难点问题630个,召开县级以上林长会议249次,发布县级以上林长令74道。
以林长制为抓手,扎实开展打击毁林、“绿盾”“鸟类保护”、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森林火险隐患排查“五清”等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韶关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韶关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74.59%,森林蓄积量达1.128亿立方米,稳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实现松材线虫疫情发生面积、病死树和疫点镇数量“三下降”。
抓实绿美生态建设,推动“绿起来”跃升“美起来”
坚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在全省率先开展“先造后补、一包三年”造管育并重模式,2021年以来累计高质量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81.08万亩,连片打造重要生态区域沿线及周边高质量森林大斑块43个,种植乡土阔叶、珍贵树种和“摇钱树”超3300万株,打造具有韶关特色的高质量针阔混交林、乡土阔叶林40.53万亩,单位面积乔木林蓄积量从原来6立方米/亩提升至6.5立方米/亩。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省级森林城镇8个、森林乡村132个,以“乡村绿、文化红”融合打造绿美古树(红色)特色乡村39个;实施“千树进村绿美家乡”行动,全市城乡累计种植苗木超500万株,建成社区公园、街头绿地180余处;实现交通干道沿线绿化提质增量,聚焦武深高速、韶赣高速等交通干线,实施林相改造120公里;推动仁新高速、国道G220线和省道S250线等创建省级“绿美公路”,仁新高速成功打造全国美丽公路优秀案例。
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连续两年在绿美广东竞风华活动中获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全省十强荣誉;广泛发动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活动,连续七年开展新春植树,创新“互联网+义务植树”模式,建成线上认养平台和线下义务植树基地1500余个,累计吸引超332万人次参与植树护绿,累计植树折算1706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通过全媒体矩阵开展生态宣传,“绿美韶关”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
做实生态惠民产业,推动“绿色颜值”兑现“金色产值”
出台支持油茶、竹子、南药等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出台全省首部金融支持林业发展政策文件,在全省率先建立林木采伐信用监管机制、率先施行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竹林采伐简易审批制、率先出台林茶共生等林下经济发展使用林地操作指引,激发林业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林间种、林下采、林中游”,有效推动油茶、中药材、竹子等林业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市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34.8万亩、竹林面积约232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成功打造“韶林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6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2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8家,成功认定南粤森林人家46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含试点)13个。2024年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成功争取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创新林木采伐、林权抵押、植树造林、产业融合、用地供给等体制机制,翁源县在全省范围率先发放出第一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储备,完成森林碳储量基础评估,积极创新林业特色险、林业特色贷,在全省率先开展油茶保险试点工作,成功办理全国首单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落地全省首批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碳普惠个人消费贷款,实现多个全国全省“首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