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网赌平台推荐网站

国家拟建粤港澳珠江口湿地圈

   
   
2月17日-20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在广东开展沿海防护林和湿地保护调研时提出,要把粤港澳湿地保护纳入《全国湿地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粤港澳珠江口湿地圈。

印度洋海啸造成28万人死亡,引起全世界的不安,吸取海啸惨重教训,加强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抵御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焦点。日前,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一行在国家林业局赵学敏副局长带领下,就广东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展开专题调研。赵学敏表示,国家林业局将尽快启动《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把红树林湿地建设纳入到国家沿海防护林重点工程建设体系,建立粤港澳珠江口湿地圈,构建完备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求,要把红树林湿地、水禽集中分布地、河流入海口以及沿江沿海城镇所在地的湿地,作为最重要的地区予以保护,对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尽快划建自然保护区,对不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要划建湿地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等。

我省台风多,自然灾害频繁,近几年来,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袭击,造成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红树林湿地保护建设作为防灾减灾重要措施来抓,切实推进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目前,全省3033公里的宜林海岸线已营建以木麻黄为主的防护林带2797公里,大陆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已建立湿地面积达186万公顷,居全国第五位,其中近海和海岸湿地面积达108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国际重要湿地两处。对此,国家调研组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容根副省长表示,要按照国家要求尽快启动粤港澳珠江口湿地圈建设工程,把红树林湿地建设作为林业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来抓,做好规划,加大投入,加快立法,强化科技,采取体制性措施,切实把红树林湿地资源建设好保护好。(越霖轩)

 

相关链接:

(一)湿地资源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湿地在调节径流、维持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家认为,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黄属植物可以有效减轻海啸的灾难程度。

广州南沙湿地森林公园、珠海琪澳岛自然保护区、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湿地对珠江沿岸城市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广东、香港、澳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粤港澳湿地保护管理没有连成一体实行统一管理,没有充分发挥湿地作用。为此,国家林业局拟建立粤港澳珠江湿地圈,把珠江沿岸湿地连为一体,全面恢复湿地功能。粤港澳珠江口湿地圈范围包括广州南沙周边湿地、珠海琪澳岛湿地、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埔湿地,澳门周边湿地。

(二)红树林资源

全省红树林总面积15.1万亩,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45%,现有红树林种类26种,占全国红树林种类37种的70%。其中白骨壤、桐花树和秋茄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是广东红树林群落的基本建群种,在全省形成了50多种红树林群落类型。东起饶平县拓林港,西至徐闻县五里镇的沿海13个地级市41个县(区)都有红树林分布,其中湛江、阳江、江门、茂名等市分布较多。全省适宜种植红树林的滩涂达33.4万亩,发展红树林潜力很大。目前,在湛江、深圳、珠海、汕头等红树林重点分布地区建立了9处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市、县级7处,保护红树林面积达12.4万亩,使全省约90%的天然红树林得到有效保护。湛江红树林和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附件:

相关稿件:
十大娱乐平台大全网站 全网最大的彩票娱乐平台 十大网络赌博网站排行 正规博彩平台 澳門太陽城 全球最大的博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