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政府确定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在韶关始兴县、惠州博罗县、肇庆四会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我省林改模式和经验。省林业局对此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四会、博罗、始兴3个试点县(市)按照“明晰产权、减轻负担、放活经营、规范流转、配套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扎实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目前,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在试点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明晰产权、量化到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的符合广东实际的林改新路,为全省林改工作的全面铺开探索出了成功经验。
3个试点县集体林地总面积537.4万亩,林改工作涉及39个镇、411个村(居)委会、4867个村民小组、17.6万农户、71.2万人。3个试点县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和落实经营主体的工作,已登记发放集体林地所有权林权证面积520万亩,占3个试点县集体林地面积的96.8%;登记发放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权证面积497.7万亩,占3个试点县集体林地面积的92.6%。其中发放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面积408.7万亩,占3个试点县集体统一经营(含已流转)山林面积的90.2%。通过林改,进一步明晰了集体山林产权归属,调整了集体山林利益分配,解决了一大批久拖不决的山林纠纷案件,调动了社会林农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未出现因林改而发生群体性上访投诉事件。三个试点县(市)农村呈现出“农民得实惠、生态得改善、林业得发展”的喜人局面。
下半年,我省将在继续深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和启动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在6月初召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联席会议第二次成员会议,全面总结交流林改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为全省全面铺开林改工作提供学习借鉴。
二是组织召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在总结三个试点县(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报请省委、省政府在6月底召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和启动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林改工作任务,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三是做好林改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通过干部培训、张贴告示、发放小册子、电视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掀起强大的宣传攻势,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方针、政策和方案,让全省各级干部提高对林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个农民群众了解林改、拥护林改、参与林改。
四是抓好林改的培训工作。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精心组织,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计划在全省动员会议召开之后,分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四片举办林改培训班,组织林改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案等政策技术要求,提高林改工作水平。省、市、县、镇、村五级一级抓一级进行层层培训,使得所有参加林改的工作人员都懂政策、懂规定、懂方法、懂程序,熟练掌握业务技术,依法按程序操作实施。
五是指导全省各地组织实施林改工作。借鉴三个试点县(市)工作经验,推行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林改,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林改领导机构,设立林改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指导各地在充分调查摸底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科学的林改工作方案,并指导林改具体实施工作。
六是理顺基层林业管理体制。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规定要求,结合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指导各地将各级林业行政机关、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镇(乡)林业站、木材检查站实行定编定员,人员经费纳入地方财政解决,对富余人员给予妥善分流安置。同时,抓紧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抓好农村林业专业合作化组织建设,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附件:
相关稿件: